熱熔膠棒經過反複加熱熔化後,其分子結構會漸漸變得不穩定,即會出現老化的現象。而老化後的熱熔膠或多或少是會影響其原本的性能的。如果產品對粘接效果有較為嚴格的要求,膠液特性的變化便會直接給粘合效果造成一定的影響。

而且,還得考慮粘好後的持粘能力,老化對熱熔膠性能的影響是全方位的,特性間的影響也是環環相扣,可以說反複加熱熱熔膠使用,是需要承受一定的開膠的風險的。
熱熔膠加熱越久,其性能變得不穩定的風險性就越高。持續高溫下的熱熔膠,其分子處於極度活躍的狀態,過度活躍的分子在結構空間中亂撞。當分子從相對固定的結構中脫離出來的時候,便形成了膠液特性產生變化的過程。
這過程的演變較為常見的兩個後果,一是熱熔膠性能的衰減,二是出現碳化物。其實兩個後果是遞進關係的,當性能不斷衰減到峰值的時候,便是產生碳化物的臨界點了,倘若還不斷加熱,碳化物便會隨之出現。
碳化物出現後,要是不及時清除或稀釋的話,便相當於加大了熱熔膠填充料的量度。這些所謂的雜質對膠液的性能沒有一點提升的作用,反之會讓其特性產生微妙的改變,從而導致了其性能衰減速度加快。